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及华西医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主要以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案报道、临床病理讨论、影像学诊断分析、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与通讯及国外进展等形式,报道国内外呼吸与危重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每期常设栏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与气道炎症,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睡眠与呼吸,感染性疾病,肿瘤,危重监护等。根据杂志全年报道计划,每期开设l-2个重点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呼吸与危重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理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6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31/R

邮发代号: 62-2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5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671-6205
  • 国内刊号:51-163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适应证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的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亦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研究发现,经面罩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NIPPV)具有损伤小、安装方便、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生活质量高等特点,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近十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以下几种情况中NIPPV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2)肺内感染、哮喘......

    作者:刘振桐;王承敏 刊期: 2002- 04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一种常见的对患者影响极大的急性肺损伤(ALI)综合征,近年来已对其定义得到了更一致的认识,并且在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设计和试验出了很多新的方案.这里仅对其定义、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扼要讨论其在治疗方面的进展.......

    作者:白春学 刊期: 2002- 04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40例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比较有创与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收集2000年1月~2001年1月行有创与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芸;袁志敏;刘玺;丁鲁峰 刊期: 2002- 04

  • 胸廓畸形与呼吸衰竭

    胸廓畸形所引起的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并非罕见,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在病理生理和临床处置等方面有所不同.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4例胸廓畸形中,有11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胸廓畸形患者由于肺血管结构改变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与其它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相比较,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

    作者:李淑君;黄颖 刊期: 2002- 04

  • 无人值守整夜多导睡眠图检查探讨

    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必须在患者睡眠时进行.检查时一般需要专人值守,以便处理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电极脱落(脱极)、信号干扰、病人病情变化等情况.我们自2001年6月对150例病人进行了无人值守整夜PSG检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沈文富 刊期: 2002- 04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及治疗

    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重危患者,特别是伴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应用机械通气时预防并减少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我们总结了2000年1月~12月在急诊科ICU室抢救的36例重危患者,结合其监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2- 04

  • 自动调节通气频率和潮气量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临床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行有创通气的病人11例,分别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方式和ASV.常规通气方式的参数设置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ASV的参数设置包括三个参数,即病人体重(WT)、分钟通气量百分比(MV%)和高压报警限.MV%常规设为100%(相当于每公斤体重100ml/*$min).FiO2和呼气末正压(PEEP)与常规方式相同.两种方......

    作者:詹庆元;王辰;黄克武 刊期: 2002- 04

  • 新型通气模式对健康犬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研究双水平气道压力调节通气(BIPAP)、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反比通气(IRV)和间歇气道正压通气(IPPV)对健康犬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健康犬应用四种通气模式在0、0.5及1kPa呼气末压(EEP)时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各参数变化.结果EEP从0增加到0.5和1kPa后,各通气模式的气道峰压(Ppeak)和平均气道压(mPaw)均明显升高,但以BIPAP的升高幅度......

    作者:洪群英;白春学;宋元林;方智野;钮善福 刊期: 2002- 04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可行性.方法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23例行BiPAP治疗.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患者21例做对照.试验组正压通气每日1~2次,每次2h,共7d.通气时注意气道通畅和同步性.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的程度减少或消失,潮气量提高(P<0.01),呼吸频......

    作者:刘颖祺;朴峻;王悦;张丽艳;刘郁飞 刊期: 2002- 04

  • BiPAP ViSION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ViSION型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应用BiPAPViSION型呼吸机对21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连接单向呼气活瓣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其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表现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19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

    作者:吴小玲;余小君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