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及华西医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办刊宗旨是: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主要以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案报道、临床病理讨论、影像学诊断分析、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与通讯及国外进展等形式,报道国内外呼吸与危重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每期常设栏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与气道炎症,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睡眠与呼吸,感染性疾病,肿瘤,危重监护等。根据杂志全年报道计划,每期开设l-2个重点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呼吸与危重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理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6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31/R

邮发代号: 62-2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50.00

杂志荣誉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国际刊号:1671-6205
  • 国内刊号:51-163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动态变化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995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的76例88例次接受机械通气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用无菌吸痰管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按常规方法培养、鉴定.定量培养液浓度≥107CFU/ml的病原体为气道内致病菌.结果88例次共培养阳性菌95株,其中10例有......

    作者:梁英健;马晓春;章志丹;康健;侯显明;于润江 刊期: 2003- 04

  • 肺血管重建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肺心病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对HPH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认为HPH的形成主要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血管重建(pulmonaryvascularremodeling)有关.......

    作者:钟小宁;姚龙 刊期: 2003- 04

  • 非侵入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进展

    非侵入性通气(NIV)是指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无创伤性机械通气的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呼吸机和联接装置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其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谷伟;孙丽华;乔岩 刊期: 2003- 0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基因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炎性细胞、介质和代谢酶等参与了这一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尽管吸烟是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只有15%~20%的慢性重度吸烟者终发展成为COPD,提示易感性在COPD的发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COPD发病机制的不断阐明,发现多种由基因决定的个体差异可解释COPD易感性的不同.本文就近几年COPD易感性基......

    作者:曲仪庆;黄绍光 刊期: 2003- 04

  •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例正常对照和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无氧阈(AT)、大运动负荷(Wmax)、大耗氧量(VO2max)、分钟通气量(VE......

    作者:许小毛;孙铁英;张洪胜 刊期: 2003- 04

  • 肺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肺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法对45例正常对照、47例病例对照和42例肺性脑病患者检测血清NSE,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肺性脑病患者血清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病例对照组,随着病情逐渐加重,血清NSE也随之增加(P<0.01).治疗后肺性脑病病情缓解,患者血清NSE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

    作者:陈绍平;陈小兵;刘立兴;张国元 刊期: 2003- 04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A等位基因可增加吸烟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对照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初步探讨此位点多态性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1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96例无气流阻塞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高盐沉淀法从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TNF-α基因-308位点等位基因和......

    作者:贺蓓;姜玲;宁蓝丁;赵鸣武;姚婉贞 刊期: 2003- 0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救治时无创和有创通气相互转换的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救治时无创和有创通气相互转换的适当时机.方法观察入院后首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经NIPPV治疗失败后:(1)及时转换为有创通气;(2)延缓转换为有创通气;(3)维持NIPPV治疗患者的预后.比较入院后首先应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患者中提前拔管转用NIPPV患者(提前拔管组)和按正常程序拔管患者(正常拔管组)的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李坚;丁明;张德厚;黄贤凤;束国荣;宋萍 刊期: 2003- 04

  • 无创机械通气医院家庭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研究

    目的探索由医院至家庭的序贯性无创机械通气策略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并携带家庭型呼吸机返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0例(序贯治疗组),以同期同病情住院期间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出院后氧气治疗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通气方式均采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SV+PEEP).动态观察两组病例血气分析,记录无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次数、出院后1个月1秒钟用力......

    作者:张大良;张萍 刊期: 2003- 04

  • 绵阳市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后一年随访

    目的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住院后一年的追踪随访,了解绵阳市城区患者的防治现状,探讨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访100例一年前在绵阳城区4家主要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结果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不良,急性加重频繁,治疗不力,治疗措施落后,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条件和医患双方的观念滞后.结论提高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识,推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为基础的治疗管......

    作者:陈斌;王开禄;王永碧;银春;王蓉 刊期: 2003- 04

点击排行